信息调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调研 > 来年计划 > 正文

学校2010年工作要点

作者: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校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5-01-15   浏览:

2010年学校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以强化质量内涵、特色学科、品牌专业建设为着力点,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教学资源、强化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服务地方,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办学渠道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创建最佳文明单位为抓手,全面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务求我校党建工作出成效

1、切实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巩固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结合起来,与学习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落实结合起来,与创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结合起来,把推动党建与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并落实《中共咸宁学院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

2、科学谋划学校事业发展。准备召开学校第一届党代会,全面总结学校合并组建8年的改革发展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加强宏观政策研究,全面实施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咸宁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各个层次的子规划及建设方案。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种机遇,为学校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3、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委中心组的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把学习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提高领导学校发展能力结合起来;抓好干部和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凝心聚智,团结奋进。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选派管理干部参加国内外培训,开展校内各类管理干部培训活动。完善处级干部考核机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办学治校能力,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宏观思维和战略研究能力。

5、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做好党员发展,突出抓好优秀中青年科教人员和青年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完善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机制。发挥党校作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召开学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6、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和预防监督机制。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继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重点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检查工作。

7、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形势政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平台,以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为抓手,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证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

8、做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调动发挥“三员”(组织员、督导员、调研员)作用。做好离退休教职工服务工作。启动关心下一代协会工作。

9、进一步加强群团工作。开好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组织召开团代会。

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

10、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统筹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进一步明确“教研结合、医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校发展方向和学科专业建设指导方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分阶段、分类别推进教学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11、全面贯彻落实《咸宁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咸学院发〔2009〕12号)文件精神。高度关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反馈”五大教学环节。进一步把握专业特点、发挥教师特长、培育专业特色。建好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积极申报省级品牌专业,提高专业在全省、全国的竞争力。逐步建立由“三个符合”引导的学科专业建设的调整反馈机制。

12、抓住机遇推进“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进一步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构建符合“厚基础、多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将精品课程建设与实际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13、加强教材建设。采取新编和修订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资助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级优秀教材1—2部,大力建设、评选校级优秀教材,同时加大力度鼓励双语教材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校教材的评选、评价和选用机制。

14、建立健全“教”与“学”绩效评价机制。将领导监管、教学督导、专家评估、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校内专业评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保教学评价工作常态化、程序化。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教学质量监控,明确教学质量监控责任人、责任主体、奖惩办法,切实将教学质量监控落实到各教学环节。

15、加大考试制度改革。实施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考分离试点工作。实施专业课程国家考试合格学校免考制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学科竞赛获奖加分制度。

16、加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针对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面、必要环节,关注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切实推进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适时召开全校教学方法改革经验交流大会。

17、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标准体系。加强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依托附一、附二等教学实习医院,切实做好医教结合工作。按教学研究立项的方式推动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项目设计,突出实验项目的创新性、柔性和灵活性,力争新增符合要求的实验项目100个,并淘汰一批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召开实践教学工作研讨会。

18、鼓励和扶持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制定并实施《咸宁学院2010—2015年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计划》;建立开放式实验室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提供服务;在高年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实施导师制;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共建省部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区,为学生创新、创业构建平台。

19、进一步做好体育和语言文字工作。按照用体育科学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按“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语言文字工作。

三、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研工作水平

20、进一步强化学科意识,凝练学科特色,增强学科实力。开展学科发展状况调研,推进国家重点学科、省部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三级学科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大力扶持核科学与技术、药学2个学科的超常规发展。制定《咸宁学院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2009年年底学校修订、发布的一系列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推进学科建设见实效。

21、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做好联合培养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积极与武汉大学联系,做好专业学位点立项申报工作。

22、组建核技术学院。在樊明武院士的带领下,组建强有力的院部班子,明确核技术学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相关政策,促使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按其应有的规律建设、发展。

23、加强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建设、完善各学院的学科共享平台。加快省级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建设,做好“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基地建设工作,完成核技术研发中心的征地、规划,有序推进建设进度。加强医药学研究中心资源整合和利用,学校给予适度资金倾斜,推进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变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筹>)的建设工作。力争“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实验中心实训基地项目”申报成功,积极组织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强校级研究机构建设,积极开展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申报工作。

大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建立、完善科研团队考核评估机制,促进有项目、有平台的学术带头人组建完备的学术梯队。

24、做好科技项目策划与组织。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促成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冲刺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力争省部级以上项目7-10项,全年项目总数达到120项,大力争取横向合作项目。积极争取社会横向科研合作项目,力争到校经费较上年度增长20%以上。加强项目执行情况检查,完善项目过程管理和总结验收机制。

25、 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和学术氛围营造。设立国际学术活动专项资金,支持举办各类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外籍教师项目申报工作,积极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做学术报告,力争来访外国专家10人(次)以上,举办报告会5场(次)。做好国际引智工作和外国文教专家项目建设,结合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实现常年来校工作外国专家的突破。积极开展“桂园讲坛、博士论坛、学术沙龙、大家名师学术报告会等校内学术活动,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

四、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师资队伍

26、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要本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集中精力,引进重点人才,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继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组织制定院部和基于二级学科的人才工作规划,进一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人才引进计划。

27、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挖掘、收集海内外优秀人才信息资源,建立海内外优秀人才联系渠道。探索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积极申报“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完成有机化学、预防医学2个学科的楚天学者岗位聘任计划;做好与武汉大学的对接,为急需学科专业引进“彩虹学者”1-2名;参照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制定并实施“咸宁学院揽月计划”。落实“揽月学者”计划3-5名。高质量完成2010年教师招聘计划,重点引进8名学科带头人,14名博士。公开招聘部分院部院长(主任)。

28、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选派突出人才到重点研究机构、重点大学访学深造,为重点人才配备科研工作室和科研助手,进一步改善科研和生活条件。

29、做师资培训、转岗等工作。修订教职工学历提升管理办法,加强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倾斜政策,大力支持部分专业部分教师转型转岗;做好2010年度出国进修、合作培养、国内进修等各类选派工作,完成2010年教师培训计划;推动有条件教师联络国外合作对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渠道。

30、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人才工作全面纳入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体现奖罚并举,建立院部人才工作考评办法。积极宣传优秀人才(团队)的创新业绩和事迹,力促形成唯才是举、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31、增强科研产出能力。强化重要创新成果的集成和奖励申报,力争获得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加强学报管理,做好综合版的双月刊改月刊出版工作,结合地域经济文化特点,策划特色栏目,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学报刊载论文的影响因子。

32、推进校地(企)科技合作。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建设研究和研发中心,建好“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师范生顶岗教育实习改革试点基地”等基地。积极参与面向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和产业规划工作,联合咸宁市发改委、经委、科技局、科协等单位成立“咸宁市创新型企业家联谊会”。

33、提升科技转化能力。进一步推进“百名教授走咸宁” 活动,确保合作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交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我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34、积极服务地方人力资源培训。充分利用湖北咸宁学院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良好的平台,挖掘和发挥湖北省特别职业培训定点单位的功能,完成专项培训计划。通过进一步的努力,争取今后3年把旅游培训、全科医生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打造成我校对外培训的品牌。

六、坚持重点投入,不断完善兴校办学的基础条件

35、强力推进实验室资源整合。科学制定实验室资源整合工作方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重点,后一般,努力建设资源共享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部共建设实验室。

3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下半年西区运动场投入使用,完成揽月湖景观线改造。启动东区围墙、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基础设施和动物实验房的建设。全力支持附属二医院综合大楼的建设工作,在综合大楼的功能设计中,充分考虑临床教学的需求,充分满足医疗、教学、临床实习的需要。保护好、利用好咸安校区的办学资源。

37、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启动信息标准、数据中心和校园“一卡通”建设,推进共享信息平台建设。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38、增强科技文献保障能力。积极参加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完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外文数据库的建设,推进图书馆数字化水平。

七、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

39、重点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并落实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成规章制度清理工作,推进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开展校史和年鉴编撰工作。

40、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制定学校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党代会、教代会等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以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和学术组织的作为,为教授治学、民主治校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教职工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开展“校长百题问师生”、“师生百计献校长”的互动。

41、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制定并实施“三定”方案,确保改革方向明确、务实可行;要统筹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有序进行。修订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办法,逐步实现量化考核和评审。

42、开展新一轮校内结构工资分配改革。要结合国家绩效工资有关政策,把握好校内结构工资“指挥棒”效应;制定新一轮校内结构工资分配制度。

43、完善单位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做好2010年度各单位目标任务编制工作。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着力抓好重点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督办。进一步改进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综合目标考核新机制,实现由年终的对照检查向全年的全程监控和自觉实现的转变。

44、深化后勤体制改革。组建由学校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业公司,成立商贸公司、园林绿化公司、广告公司等;深化水电管理改革;审慎处理临时用工问题。

45、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力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不断拓展创收渠道,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经费支持,进一步压缩消耗性支出,力争办学总收入较上年增长10%。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完善刚性预算配套办法,实行清单式预算。加大对学校各类经济活动的财务监管。完善审计工作职能,依法、依规对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监督。

46、加强国资管理。开展校内资产的清理工作,摸清家底,为学校资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地产、房产办证手续,厘清土地红线图;做好物资招标采购工作;加强学校无形资产管理,制定《咸宁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47、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新机制。中外合作办学仍应以项目为主导,以质量为先导,稳步推进。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及合作办学渠道,积极寻求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同时,认真做好首批留学生入校前的准备工作,力争留学生规模达到30人以上。加强出国(境)管理与服务工作。

48、扩大继续教育规模。自学考试管理权和招生权下放到教学院部。进一步理顺校校合作办学机制,加强校外函授站建设与管理;积极规范建设新的校外教学站点;进一步探索办学形式的拓展,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试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49、进一步抓好招生和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招生专业结构性调整。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实行“阳光招生”,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抓好就业困难学生的毕业指导与服务,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力争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

50、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办学。建立校友基金会。面向海内外校友及社会积极开展资源筹集、宣传推介活动,力争社会筹资实现突破。在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地区成立校友联谊会或分会。召开第一届校友代表大会。

八、坚持抓“三风”、“两创”,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

51、高度重视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树校风、严教风、正学风“三风”建设,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最佳精神文明单位”、“省级平安校园” “两创”活动。

52、大力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招投标管理、资产管理、公务接待和车辆管理,努力建设学习型、节约型、和谐型机关。

53、大力加强教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将9月列为我校“师德师风创建月”,开展优秀教师专题报告会、评选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等系列活动。

54、强力推进学风建设。进一步建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机制;要加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要以考风建设为关键,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良好的师风带动学风建设;倡导“团队精神”,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倡导尊重科学、追求真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