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视点 > 正文

田辉玉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时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学校升级晋位贡献力量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1-01   浏览:

田辉玉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时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学校升级晋位贡献力量

10月31日下午,党委书记田辉玉以“强化理论武装 坚守初心使命 在学校升级晋位中发扬斗争精神”为题讲授第一场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省委第九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政协常委、省政府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汪梦军,指导组成员赵义群、黄莉平到会指导。党委常委、副校长钟儒刚、白育庭,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学院部分教师聆听了党课。

田辉玉在全面回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斗争”的系列重要论述时指出,“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对中青年干部和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更是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对全党发出的动员令,意义十分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面对我们当前的目标任务,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田辉玉指出,在马克思主义语境里,“斗争”一词侧重指向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既包括行为上的揭露、批判、打击、克服等,也包括精神上的奋斗意志,并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斗争”的系列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关于“斗争”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理论的具体运用。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了“斗争”的必然性;矛盾在一切事物及运动中存在的特点是不同的,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斗争”的复杂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属性,决定了“斗争”的策略性。十八大以来我党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都是通过斗争取得的。同时进入新时期,各种风险考验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必须要认识到“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正确处理好矛盾,以“斗争”求团结,就要把握好斗争的时效度,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从历史逻辑看,习近平关于“斗争”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从中国共产党98年的历史看,斗争贯穿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已成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勇于斗争已经熔铸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关于“斗争”的重要论述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艰苦卓绝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对复杂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回应。进行伟大斗争是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党的建设的需要。面对来自外部的遏制、挑战和内部的反腐形势,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方能取得最后胜利。

田辉玉强调,当前学校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之间、管理体制机制与发展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务必发扬斗争精神,扎实推动初心使命落地见效。一要树牢斗争意识,同安逸享乐和不思进取的消极心态作斗争。当前,学校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精神萎靡、贪图享乐的消极心态,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看不到激烈竞争的态势,在重大风险面前警惕性不足,存在违纪违规、侵害公共利益、损害学校形象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要敢于亮剑、敢抓敢管、敢闯敢试,敢于同权力腐败和利益诱惑作斗争,同自身积习积弊作斗争,唤醒斗争意识,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和胆魄。二要提高斗争本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理论大学习,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师生期待、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补短板;要利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给自己和身边同志找问题挖根源;要保持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于面对问题,工作不推诿、遇事不躲闪,在工作中谋在先挺在前。三要把握斗争艺术,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针对学校当前“申硕”等中心工作,要结合实际,抓住主要矛盾,讲方法、讲策略,做到在斗争中求发展,在斗争中实现我们的目标任务。

按照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活动安排,校党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处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将陆续讲专题党课。